WFU

2021年6月15日 星期二

[ISOPES 2021] 韓國內視鏡|機器人甲狀腺手術講座心得 Day 2

作者:梁宗榮 醫師 (高雄榮總)


 


 


Seok-Mo Kim

Thyroid: transoral approach(Unedited videos)


這個部分的講者會放上沒有剪輯的手術影片給大家觀看,並作說明。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好好的呈現內容,給大家看最真實的一面。

從Dr. Kim的影片,我注意到三件事。

1. 他跟我一樣,在製造工作空間的時候,不喜歡用太多鈍性剝離(blunt dissection)。

他偏好用hook,從最初超小的區塊開始慢慢作,把空間燒出來。手法非常細膩。

2. 我們一般在做側邊的甲狀腺剝離時,需要用線把肌肉拉開,如果線吊的位置不好,或是太淺,效果就不好,而且隨著手術的進行,線拉提的效果並不能隨之變動。

Dr.Kim 用的是自己發明的金屬鉤鉤,可以機動的隨著手術的進行,調整牽引的方向與位置。術後只有在頸部的體表留下一個小洞,感覺蠻理想的。




3. 他偏好使用經鼻插氣管內管,所以並沒有常規使用神經監測系統。 

雖然我在泰國Dr. Anuwong,看他們即使是經鼻插管,用神經探測儀也沒問題(Medtronic)。但我想的確有不少醫師認為經鼻插管的方式對調整氣管內管上電極,使其與聲帶接觸是有困難的。

目前常見的解決方式,一個是改經口插管;另一個是選擇另一個廠牌的神經監測系統(Inomed),它們的電極是手動黏貼到氣管內管上的,在經鼻插管的情況下,比較好調整位置。


 


Murat Ozdemir

New trends in 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


這位土耳其醫師講的重點是改變神經探測儀使用電極的放置。

目前的做法都是將電極黏貼在氣管內管上,讓它與聲帶貼合。而既然聲帶的一端是附著在甲狀軟骨(thyroid cartilage)的內側,那如果我們將電極直接貼在甲狀軟骨的外側,是不是也可以呢? 

他們的研究是可以的,而且測到的訊號還更強。

 
圖片來源


以這樣的做法,就不會發生因為氣管移位,導致氣管上的電極跟著移位。高醫耳鼻喉科江豐裕吳哲維兩位教授有幾篇著作都與這個方式有關。

 



 

Raymon Grogan

Transoral parathyroid surgery


兩個重點

1. Dr. Grogan做經口內視鏡副甲狀腺切除術,是用三個同樣是5mm的套管,而非我們一般一大二小,一個12mm;二個5mm。

因為他認為副甲狀腺的標本小,取出容易,不需要用到12mm的套管,而且用小的套管對組織的破壞也比較小,可以減少患者術後的不適。

2. 他認為經口途徑,反而比傳統方式更適合摘取上方的副甲狀腺(superior parathyroid gland)。

因為上方的副甲狀腺通常在喉返神經的後方,很深,如果採傳統手術方式,正面突破,要一路挖下去,有可能傷到沿途遇到的喉返神經。

而如果採經口途徑,反而有機會在不動到喉返神經的情況下,將病灶取出。我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Dr.Groan用實際患者電腦斷層的影像來說明,很清楚,很有啟發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