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7月28日 星期五

甲狀腺抽吸報告格式更新: 2023 Bethesda System

作者: 梁宗榮 醫師 (高雄榮總)




「醫師!我的抽吸報告是良性還是惡性?」
「醫師!幫我作穿刺的診所說我的報告是第三級,非典型細胞,那是好的還是不好的?」
「醫師!前一家醫院說我的報告是第五級,那我是惡性的機率大概有多少?」
「醫師!轉介我來的內科醫師說我的抽吸報告是濾泡瘤,要開刀,叫我來找你。什麼是濾泡瘤?一定要開刀嗎?」

甲狀腺細針穿刺是診斷甲狀腺腫瘤一個很重要的工具,門診很大一部分的時間是在安排這個檢查、解釋報告以及建議後續的處置方式。

而目前最常用的細針穿刺病理報告格式是 Bethesda system 。今年 (2023) 剛發表第三版,距離之前的版本大概隔了六、七年(第一版 2010,第二版 2017)。


 

簡單說這個報告系統把甲狀腺穿刺報告分成六級,以羅馬數字表示 (I, II, III, IV, V, VI)。每一級有相對應的惡性機率,以及建議的處置。很簡單易懂,所以用的人很多。

比如第三級(Atypia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US),惡性的機率平均是 22%,處理方式可以考慮再做一次穿刺、做分子檢測 (molecular testing)、手術或是追蹤。

以下整理幾個簡單的問答:


問 1:新的第三版與舊版差在那裡?


答:大家最在意的應該就是每個級別的惡性機率以及處置方式。

關於惡性的機率,制定這個報告系統的團隊有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做數據的更新。並且首次提供平均值,不像之前只有提供一個範圍。

舉第四級 (Follicular neoplasm) 來說,風險的呈現就是 30 (23-34),意思是平均機率 30%,範圍介於 23-34%。

  

2023年7月24日 星期一

開完刀脖子緊緊?甲狀腺手術後頸部伸展運動

作者: 梁宗榮 醫師 (高雄榮總) 




接受甲狀腺手術的患者,手術後常常會有局部不適的症狀,例如脖子緊緊的,有壓迫或窒息感、頭痛、肩膀僵硬,以及頸部或肩膀活動困難。

這裡分享日本 Kuma hospital (隈病院)的作法,他們會指導患者在手術後隔天開始進行伸展運動。每天至少三次,直到他們的症狀完全消失為止。

根據他們的研究結果,做伸展運動可以有效減少手術後的不適。

這個影片是 VideoEndocrinology 期刊中,點閱率最高的影片之一。裡面有實際的動作示範,影片全長 10 分鐘,示範動作的時間軸介於 2:00-5:00。

影片連結按此

以下整理幾個簡單的問答集


問 1:有做伸展運動跟沒做伸展運動差多少?


答:有做伸展運動的患者,與沒有做伸展運動的患者相比,術後的不適明顯較低。

根據 Kuma Hospital 在 2005 年發表的前瞻性隨機研究,他們把患者分二組,一組有做伸展運動、一組沒有。研究的作法是使用問卷去評估患者術後的不適症狀。

  

2023年7月21日 星期五

Too good to be true: 原著論文無修改一次過

作者: 梁宗榮 醫師 (高雄榮總)




事隔 2 個月,心中還是有點激動這種天下掉餡餅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就像歌詞裡描述的:

「You're just too good to be true.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你實在好到令人難以置信,我無法將目光從你身上移開。」

我記得那天是星期六,我跟家人及朋友去墾丁白沙灣渡假,晚上從海邊散步回飯店,邊走路邊滑手機,螢幕顯示收件匣有新信件的通知,看標題,是雜誌社通知我之前投過去稿件的審閱結果。

那篇稿件內容是在探討將神經探測儀應用在二種不同內視鏡甲狀腺手術中的比較。

面臨這種生死立判的瞬間,之前經歷過很多次。因此,雖然還是緊張,但略為猶豫之後,還是按下手指,把信件打開。

第一句開頭:「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心中就大定,看到接受 (accepted) 的字眼更是驚喜! 但驚喜過後,覺得有點怪怪的,再往下看,心情雖然還是非常激盪,但也越來越困惑。

  



因為這是投稿後第一次收到的審查意見。通常預期會收到的結果有好有壞,壞的是直接拒稿   (rejected),好的是覺得文章不錯,有接受的可能,叫你修改,這裡分大修(major revision)與小修  (minor revision),但很少會跟你說改都不用改,直接收的。

過往我的學術生涯中有遇過二次投稿後不用改,期刊社直接收的經驗。但那二篇都是個案報告,而且所投稿的期刊影響指數 (impact factor) 比較低,知名度不高。

而這篇是原著論文 (original article) ,投稿的是內視鏡外科的頂尖期刊 Surgical Endoscopy。這本雜誌創立於 1987 年,是美國內視鏡外科醫學會 (SAGES) 及歐洲內視鏡外科醫學會 (EAES)  的官方雜誌。一般越是高階的雜誌,越不可能直接接受而不做任何修改。

   

穿刺 & 細胞抹片方法 (Kuma Hospital 隈病院)

作者: 梁宗榮 醫師 (高雄榮總)

 


細針穿刺在診斷甲狀腺腫瘤的良惡性是非常重要的。

怎麼做才能做的好,才能取到合適的檢體讓病理科判讀,這中間有許多細節要注意。

這個影片是日本大名鼎鼎的甲狀腺專門醫院:Kuma hospital(隈病院)所制作的。

影片開始先解說穿刺方法的原則、不同方式優缺點的比較,之後逐步示範實際操作的流程,包括物品的準備及患者擺位。

 


穿刺的時候還會依照不同類型的腫瘤,分別解說需要採樣的位置,包括實心的腫瘤、有囊液的腫瘤、有蛋殼狀鈣化的腫瘤、以及懷疑淋巴瘤及懷疑未分化癌時該怎麼取到具診斷意義的樣本。

 

 

2023年7月17日 星期一

[影片文章發表] 螢光導引淋巴結定位應用在經口內視鏡甲狀腺手術

作者: 梁宗榮 醫師 (高雄榮總)




近幾年外科領域的顯學之一是螢光(fluorescence)。

醫師使用一種稱作靛青綠的染劑(Indocyanine green, ICG),將它注射入人體,當它接受刺激後會發出肉眼看不見的綠色螢光。在儀器的輔助下,可以讓我們看到這個原本看不到的光。

本來看不見或看不清楚的東西,現在可以看的見,那我們可以做的事就變多了。

英文有句諺話:「Only he who can see the invisible can do the impossible」
翻成中文:「唯有能觀乎形而不見者,方能為不可為之事」

而螢光在甲狀腺手術的應用,主要是在於協助醫師找到副甲狀腺(識別)以及評估副甲狀腺的功能(血液循環好不好)。這部分我有做過相關研究發表在期刊上: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for Parathyroid Gland Evaluation during 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J Pers Med. 2021 Aug 27;11(9):843.

 

這次我是將螢光應用在另一個方面:找淋巴結。

其實用螢光去找淋巴結早就大量的使用在許多腫瘤的手術,像是乳癌、婦產科相關的癌症。但在甲狀腺癌的應用,特別是內視鏡手術,相關文獻比較少,因為有許多問題待解決,其中一個就是注射螢光染劑時,染劑發生滲漏。

我在這篇文章中,以 2 個個案為例,錄了一段 8 分鐘的影片,用實際的影像告訴大家我們是如何在經口內視鏡甲狀腺手術中,利用螢光導引協助去摘取淋巴結。

我們提出一個新的注射螢光染劑的方式,可以簡單且準確的將染劑打到甲狀腺內,避免滲漏。之後透過內視鏡的放大效果,可以清楚的顯示淋巴結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