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年4月20日 星期日

[AsAES 2025] 世界第一人機械手臂經口甲狀腺手術經驗分享|Prof. Hoon Yub Kim 的手術講座三重點 + 精華圖解

作者: 梁宗榮 醫師 (高雄榮總)

 


這次會議最期待的演講之一,就是來自韓國 Korea University 的 Prof. Hoon Yub Kim。他是全球經驗最豐富的經口機械手臂甲狀腺手術專家,執行超過 1000 例 TORT(Transoral Robotic Thyroidectomy),是這項技術的開創者。

✨Prof. Kim 這次在會中一共發表三場演講,我都有參與,以下分享我個人整理的三大重點心得,並搭配現場投影片圖示👇👇👇


📌 一、EBSLN(喉上神經外分枝)保留技巧與新分類法


Prof. Kim 提出基於手術視野所發展的喉上神經外分枝新分類:
  • Type 0:神經不在視野內,風險最低
  • Type 1:神經呈彎曲 / U 形,位置較遠,最常見
  • Type 2:神經與血管平行,易誤傷
  • Type 3:神經分叉,極罕見但風險最高
 
 


不過我們會後討論中也發現一些值得商榷的點: 
  • ✅ 這套分類主要是從經口手術的視角出發,可能不適用於其他術式
  • ✅ 神經走向是否會受到甲狀腺拉提力道影響?還需更多驗證

👉 EBSLN 保留技巧重點整理如下:

  • 切開胸甲狀肌內側,暴露甲狀腺上極
  • 一條條分離血管,搭配神經刺激定位
  • 神經太近時,改用血管夾避免熱損傷

📸 詳細步驟可見下圖投影片:

 

 

📌 二、器械操作的改變與優化


Prof. Kim 從過去使用超音波刀,改為使用兩把 Maryland forceps(雙極電燒),原因如下:

  • ✅ 能量集中,不易熱傳導傷及神經
  • ✅ 操作靈活、旋轉角度佳,特別適合 Berry’s ligament 及 RLN 附近
  • ✅ 對血管凝血力不夠時,搭配血管夾補強

這點讓我對 TORT 手術中的神經保護與殘存組織清除有更深理解。

 
右圖:使用 2 把 Maryland forceps 



 

📌 三、神經侵犯時的應對策略


當腫瘤或轉移淋巴結包覆神經,過去常視為內視鏡或機器手術的禁忌症。但 Prof. Kim 的解法是:

🪓 直接把傳統刀片放進機械手臂操作空間中,夾著刀片,將神經從腫瘤表面「削」下來!


這點讓我非常驚艷,因我過去多使用內視鏡剪刀處理,但工具還是偏粗。這種「精細對決」的方式,對日後複雜個案的處理非常有啟發。

 
Carving of Rt RLN adherent to metastatic LAP in TORT


📌 附加重點:RLN(喉返神經)保護技巧


📸 Prof. Kim 也展示了 TORT 手術中 RLN 的保護技巧,包括:
  • 先找副甲狀腺 → 再找 RLN
  • 利用 神經探測儀 (IONM ) 確認是否為感覺/運動分支
  • 若無 EMG 訊號,再往內側尋找運動分支
  • 使用棉球將 RLN 從甲狀腺推開,再沿走向追蹤

如下圖清楚呈現操作建議:

 


👨‍⚕️ Prof. Hoon Yub Kim 小檔案


  • 韓國高麗大學教授
  • 2008 起每月執行 40–50 例機器手術
  • TORT 手術累積超過 1000 例(全球第一)
  • 顧問經歷涵蓋多家機器手臂開發商




🎯 總結


這三場演講讓我對 TORT 的技巧與可能性有更多突破性想法,不論在神經保護或複雜個案處理上都收穫滿滿。

對內視鏡或機械手臂手術有興趣的朋友,Prof. Kim 的實戰經驗值得一聽再聽,也期待我們能在亞洲手術技術上持續前進!👊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