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5月28日 星期六

重建喉返神經新選擇

作者: 梁宗榮 醫師 (高雄榮總)

 


喉返與喉不返神經


甲狀腺手術中,最重要且需要特別注意的結構,就是喉返神經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因為它的損傷與聲音沙啞有關。

它一開始會往下走,當通過大血管時,就像遇到折返跑的中間點,會轉彎 180 度,回頭朝上走,最後抵達位於甲狀腺附近的終點。

因為這條神經的走向前後不一,去而復返,所以叫“喉返“神經。

但是,如果血管發生變異,不在原來的位置,折返跑失去了中間點標誌物,那麼神經的走向就會改變。

它會抄捷徑,直接進到甲狀腺附近的終點。而不會先往下走,繞一大圈,然後再朝上走。這就是所謂的喉不返神經 (non-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因為神經的走向與平常不同,所以在甲狀腺手術時,遇到喉不返神經,神經損傷的機率會上升。

這件事通常發生在右邊,右側喉返神經所繞的右鎖骨下動脈 (right subclavian artery) 發生變異,離開它原本的位置,跑到氣管及食道後面。神經看不到折返跑的中間點標誌物,於是就改走捷徑,直接進到喉嚨。

右側喉不返神經發生機率很低,大約 0.3-0.8% 。但更為少見的是發生在左邊,因為它通常與全身器官轉位(右邊的跑到左邊)有關,文章中提到的發生率是 0.004%。

可以想像成右側的喉不返神經已經很少見,在此之上又要加上器官轉位,才會把這個右邊的變異移到左邊,因此左邊的喉不返神經更為稀少。

想看左側喉不返神經的,這裡、還有這裡,有個案報告

 


重建新方法


當甲狀腺癌侵犯喉返神經時,我們為了要將腫瘤切乾淨,必須把神經一併切除。

如果神經被截斷的部分不多,可以直接將剩下的神經兩端接起來。

但是如果受腫瘤影響的神經比較長,神經截斷後,缺損的部分比較多,就沒辦法直接將剩下的神經拉過來接。

以往的做法是找其他替代的神經來接,常用的有頸袢/舌下神經袢 (ansa cervicalis)。

不過想當然爾,替代用的神經肯定沒辦法與原來的相比。神經的粗細不同,接起來的功能預期也比較差。

  


這篇文章的作者很聰明,他運用喉不返神經 (non-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的概念來做重建。

在腫瘤切除後,我們之所以沒辦法直接把神經接起來,是因為神經缺損距離太遠,斷端兩邊拉不過來。

而作者把原本走遠路,繞過右鎖骨下動脈的右側喉返神經拉回來,叫它不要再繞血管走遠路了,直接進到喉部就好。也就是用人為的方式,把喉返神經變成喉不返神經。

這時候,我們就有足夠的神經長度可以做吻合。(第一張圖中的 C )

這個想法超棒的,難怪會被選為 Head & Neck 雜誌 3 月份的封面照片

文章的補充資料 (supporting information) 還有附手術影片,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實際上作者是怎麼完成這件事的。

不過這個方法有個缺點,就是只能做右邊的神經重建。

如果是左邊的話,因為左邊的喉返神經是繞主動脈弓,往下走的比較深,進到胸腔,沒有辦法從一般頸部的傷口把神經拉回來,讓它從喉返變成"喉不返"。因此沒辦法用同樣的概念做重建。


為什麼喉返神經要繞遠路?


這個情況並非人類所獨有,而是脊椎動物演化的遺跡。脖子越長的動物,神經越長。

『鴕鳥的喉返神經其實只需要行進二至三公分的距離,就可以發揮功用,但鴕鳥喉返神經沿脊髓下行的長度就有一公尺,再返回到頸部又是一公尺的距離。長頸鹿的喉返神經長度高達五公尺!』

 

 
以下摘錄 Wikipedia 的說明

『喉返神經一如其名,解剖路徑先向下深入心臟周邊再返回喉部,支配喉部運動。其最著名的特色,便是在所有的脊椎動物中,隨著頸部的長度增加,喉返神經便要繞更遠的路徑來返回喉部』

『喉返神經最早應是在原始魚類身上出現,做為控制腮部肌肉的一條腦神經,而隨著脊椎動物登陸以及羊膜動物的演化,動物出現明顯的頸部,喉返神經的路徑並無法從頭設計,沒有重新接駁到更流暢的路線,而是延續祖先繞路心臟後再回到喉部的特徵,只能隨著不同動物的頸部演化出不同的長度』


不介意看解剖畫面的,下面的影片講解的很清楚。 Richard Dawkins 是著名的英國演化生物學家,「自私的基因」的作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