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7月28日 星期五

甲狀腺抽吸報告格式更新: 2023 Bethesda System

作者: 梁宗榮 醫師 (高雄榮總)




「醫師!我的抽吸報告是良性還是惡性?」
「醫師!幫我作穿刺的診所說我的報告是第三級,非典型細胞,那是好的還是不好的?」
「醫師!前一家醫院說我的報告是第五級,那我是惡性的機率大概有多少?」
「醫師!轉介我來的內科醫師說我的抽吸報告是濾泡瘤,要開刀,叫我來找你。什麼是濾泡瘤?一定要開刀嗎?」

甲狀腺細針穿刺是診斷甲狀腺腫瘤一個很重要的工具,門診很大一部分的時間是在安排這個檢查、解釋報告以及建議後續的處置方式。

而目前最常用的細針穿刺病理報告格式是 Bethesda system 。今年 (2023) 剛發表第三版,距離之前的版本大概隔了六、七年(第一版 2010,第二版 2017)。


 

簡單說這個報告系統把甲狀腺穿刺報告分成六級,以羅馬數字表示 (I, II, III, IV, V, VI)。每一級有相對應的惡性機率,以及建議的處置。很簡單易懂,所以用的人很多。

比如第三級(Atypia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US),惡性的機率平均是 22%,處理方式可以考慮再做一次穿刺、做分子檢測 (molecular testing)、手術或是追蹤。

以下整理幾個簡單的問答:


問 1:新的第三版與舊版差在那裡?


答:大家最在意的應該就是每個級別的惡性機率以及處置方式。

關於惡性的機率,制定這個報告系統的團隊有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做數據的更新。並且首次提供平均值,不像之前只有提供一個範圍。

舉第四級 (Follicular neoplasm) 來說,風險的呈現就是 30 (23-34),意思是平均機率 30%,範圍介於 23-34%。

  
2023 版





另外與前一版相似,數字也提供 2 個版本,一個是把 NIFTP 這種瘤也算在惡性裡面,一個是把NIFTP 剔除得到的數據。
 



這種瘤以往被當成乳突癌,因為他的細胞核長的跟乳突癌很像,在細針穿刺下很難區分。

但後來發現 NIFTP 這種瘤幾乎不會復發跟轉移,所以近年來把它從癌症除名。因此目前如果手術切下來化驗的病理報告是 NIFTP,診斷書是「不會」寫癌症,也「不能」去申請重大傷病的。



新版在處置方式部分,也有根據治療指引,做小幅修正(表格上用橘色底標示)。


問 2:大人與小孩有差別嗎?


答:本次改版首度提供小孩的版本。

可以看到,同一個級別,小孩惡性的機率比較高,在處置上,風險較高的都需要開刀。

 


問 3:新舊版還有什麼差別嗎?


答:有的。

比如每個級別的名稱簡化,不再使用下列語詞:

"unsatisfactory", "follicular lesion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suspicious for a follicuar neoplasm"

此外,配合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對於甲狀腺腫瘤命名的更新,做相對應的調整等等。


問 4:使用 Bethesda system 有什麼該注意的事嗎?


答:

1. 做決定不能只依靠 Bethesda system。

要判別甲狀腺腫瘤的良惡性,細針穿刺是很重要的工具,但不是唯一參考的依據,醫師還是需要詢問病史、搭配超音波影像的結果來綜合判斷,做出建議。

2. Bethesda system 提供的推估惡性機率存在選擇偏誤。

因為它的機率計算是依據做完抽吸,後續有接受手術切除,得到正式病理報告的資料來推估。假設細針抽吸結果是第二級、良性 (II, benign),一般患者是不會去開刀,我們就無從得知最後的答案。因此專家認為雖然表格上提供第二級的惡性風險平均是 4%,但實際數字應該介於 1-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