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

[心得筆記] 研究如何改變臨床醫療- Prof. Julie Ann Sosa (2021.3.22)

作者:梁宗榮 醫師 (高雄榮總)




這週末內分泌外科醫學會邀請演講的外賓是Prof. Julie Ann Sosa

我在網路上找到她今年3月的演講,看完後覺得很棒,跟大家分享

她是在講她如何把研究與臨床結合在一點,她舉了3個甲狀腺癌的例子,有點像是Steve Jobs在Stanford演講的3個故事

我覺得即使不管學術性,從情節的轉折來看,也很有趣。3個例子如下:

  • 近年來甲狀腺癌發生率上升,真的都是篩檢增加,診斷過度造成的嗎?有沒有其他原因?甲狀腺癌死亡率真的沒有上升?
  • 2009 ATA guideline建議上1公分以上的甲狀腺癌做甲狀腺全切除術,一位第三年住院醫師的研究結果如何改變這件事,讓2015年版的guideline變成1-4公分可以只切一邊或全切都可。
  • 年輕患者的甲狀腺癌,只有第一期或第二期,有沒有頸部淋巴結轉移並不影響期別,但淋巴轉移真的對預後沒有影響嗎?這樣的分期有沒有問題?

整場演講大約45分鐘,她還有講一些老師如何帶學生,學生如何選老師的建議。後面還有一些QA。

有興趣聽的,可以從2:30開始,前面Prof. Sosa在搞定Zoom的問題。

只想聽3個甲狀腺癌例子的從12:40開始

以下是我整理的小筆記:

 

2021年8月20日 星期五

Curriculum Vitae

 Updated: Dec 20, 2022





Tsung-Jung Liang, MD, MS, FACS 梁宗榮 醫師

Email / Blog / Facebook Page



Biography

Dr. Tsung-Jung Liang graduated from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in 2005 and completed his surgical residency training in Kaohsi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in Kaohsiung, Taiwan. His major interest is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yroid and parathyroid disease, including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ia transoral and bilateral axillo-breast approach.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and, in turn, improving patient outcome.



Personal Website



2021年8月13日 星期五

腸阻塞腸子會不會黑掉?

作者:梁宗榮 醫師 (高雄榮總)





通常與腸沾黏有關


腸阻塞是一般外科常見的急症。
患者來到急診的臨床症狀表現通常為腹脹、噁心、嘔吐、沒有大便放屁、肚子絞痛。
最常見的原因是之前接受過腹部手術,伴生的腸沾黏導致。所以醫師都會詳細詢問過去的手術病史。

腸阻塞的發生與前次腹部手術的時間間隔不一定,有數週後就發生,也有幾十年後才發生。


開不開?


對醫師來說,腸阻塞的處置存在一個兩難的局面。手術 vs 不手術

手術是最快且有效的處理方式,可以及時檢視腸子的狀態,確定診斷,而且解決問題,但手術本身就是造成下一次腸阻塞的危險因子。

如果不手術,一般採取保守治療,請患者禁食、補充點滴、必要時插鼻胃管引流胃液腸液減壓,讓腸子休息,有時候腸子就會恢復通暢。

但這種作法所需承擔的風險是如果腸子卡的很緊、保守治療未必會成功,而在等待的過程中,腸子可能會因為被卡住太久導致缺血壞死。

所謂的兩難局面在於:選擇早開可以早一點解決問題,但以“後見之明來說“有可能不開,利用保守治療幾天就會恢復;可是假設選擇晚開,治療如果成功最好,但如果不成功,腸子黑掉就變成要切腸子接腸子,造成更大的手術風險,而這個是有可能可以避免的。

再加上當前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我們面臨的患者年紀越來越大,身上伴隨的共病越來越多。動不動刀對於 醫師/患者/家人 都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