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MDPI 初體驗


作者:梁宗榮 醫師 (高雄榮總)




最近第一次投稿 MDPI ,文章順利發表,跟大家分享我的粗淺經驗,也歡迎回饋指正。


為什麼選 MDPI?


就 3 個理由:分數高、想快、而且陽明大學打 9 折

1. 分數高,而且好像能維持住


以我這次投的 Journal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來說,2020年 impact factor 4.945 分,排名在 Q1 (13.9%;15/108 in health care sciences & services)

而近期拒稿率大約一半 (53%),我覺得已經算是蠻有機會可以登上的,而且如果被退,應該很快,也不會浪費太多時間。

其實我也跟大家一樣,擔心分數在雜誌收錄文章增量之後,會爆跌。特別是經歷過 Medicine 的事件之後。但觀察其他本 MDPI ,像 CancersJCMIJERPH ,掉分的情況好像還好。所以想說試一下。

2.想快


當前我的學術發展,重心放在尋求專科同儕的認同,所以這篇文章其實是先投傳統專科雜誌 (IF 3.9)。

但被退稿後,按照我以往的做法,是會往下投另一本專科雜誌,不過想說沒試過 MDPI ,看其他同儕投稿後反應不錯,於是自己也來體驗看看。所以就把設定的 IF 分數加個一分,轉投 open access。

除了體驗之外,主要的原因是我想要快,不想花太多時間投稿。因為在本篇文章完成的同時,我對於下一篇的研究想法,已經有個雛形,預計會延續著這篇做個系列研究。因此我希望這篇文章趕快有個結果,不要花一堆時間卡在投稿、退稿。

雖說文章寫好了,總希望給他找個好歸宿。

但另一個角度想,針對這個研究問題,我希望呈現的研究成果、傳達的臨床意義、我要講的故事…等,在這篇文章已經講完了,只要有個地方可以給大家看就行了 (不過當然看的人越多,雜誌的 IF 越高越好)。

我現在的心思其實已經轉到想要開新的坑,研究新的問題,我不想要在挖新坑的時候,一直被叫回來補舊坑(像是遇到 reviewer 要求東要求西,叫你重跑統計、補收資料,甚至擴大收案人數之類的。)

另外還有就是危機感,因為這篇文章雖然是世界上目前把 ICG 應用在經口甲狀腺手術患者中,收案最多的研究。但這個點子其實創新度不高,很多人都想的到,只是看有沒有去做,以及收案的速度。

世界上高手那麼多,你在投稿的時候,每多一天,其他人的類似研究就有可能比你早發表。所以早發早安心,而 MDPI 在速度方面一向口碑不錯。
   

3. 陽明大學打9折


MDPI 有個 Institutional Open Access Program (IOAP)。在這個計畫中的機構,投稿的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APC) 打 9 折。台灣目前有十家大學加入,陽明大學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第二早加入的 (2017/3)。





投 open access 大家會擔心的就是在教職申請或升等的時候,學校對文章的認定會不會有問題?

我是陽明的畢業生,現在是陽明部定的兼任助理教授。在我看來,「阿你學校自己都有加入 MDPI 的計畫,到時候升等的時候總不會不認 MDPI 吧」。

也是為了要打 9 折,我還特地把我塵封已久,大學時期以 ym.edu.tw 結尾的 e-mail 拿出來用,順利省了 10% APC,180 瑞士法郎。

現在要煩惱的是陽明與交大併校之後,ym.edu.tw 之後如果停用,轉成 nycu.edu.tw,不知道還有沒有優惠。


獨樹一幟的投稿範本


有投過 MDPI 的就知道,他的線上投稿方式與一般出版社如 Springer、Elsevier 不同。 它從頭到尾就是一個 word 範本檔,叫你把東西通通塞進去,按照文章發表時的排版方式去做。圖片不用分開成個自獨立的檔案,表格也不需要放在 manuscript 的最後面。

我認為這招有兩個優點: 省時、排他性

1. 省時,好改


用它的範本等於你在投稿的同時,就已經在排版了,因此文章被接受後,編輯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排版,可以很快速的刊登出來。像我這篇,它最後發表的時候,基本上沒有去更動我文章中放置表格及圖片的位置。

再來,它的範本有行數,這在 revision 的時候也很方便。因為有的期刊你投稿的時候上傳的 word 檔在轉成 PDF 時會被加上行數,但那個行數與文字有時會對不起來,所以當你收到revision 時,常常會困擾,reviewer 叫你改第 5 頁的第 32 行,這個 32 行到底是那裡?

你在寫 response to reviewer 的時候,你要告訴 reviewer 你改了那裡也很難標示(是以 word 檔內計算的行數,還是 PDF 上標的奇怪行數?)


轉PDF時被加行數,但行數與文字對不起來(非MDPI)


像我最討厭的就是 reviewer 說我英文不好,要修改(其實我每篇在投之前都會送英修)。那你可能改了十幾個地方(加個 a、加個 the;have 變 had;補個 s ),但回覆給 reviewer 的時候,如果要把每個更動過的地方都標注出來就很麻煩。

而 MDPI 的範本就有行數,即使是 figure legend 或 table 的說明都有,不會誤解。而且在 revision 的時候,它叫你開啟 word 的追蹤修訂,所以你改了那裡,其實編輯一目瞭然,很方便。

2.排他性


我覺得 MDPI 有個小心機,當你用了他的範本,如果被 reject 後,就會想繼續投 MDPI 系列。

因為如果要改投其他 Elsevier 或 Springer 的雜誌,那必需要改格式,有點麻煩。

就像一旦用了 iPhone,如果之後打算換個口味改用 android 系統的新機,一想到移機時需要拷貝通訊錄及各項 app 設定的麻煩,往往就會打消這個念頭,繼續使用新一代的 iPhone。

我當初投 JPM 時,本來預設如果被 reject,就回過頭去投另一本專科雜誌,但實際上當我花了點時間把文章按照它的範本排好,我就想說如果被退,那乾脆繼續投同體系的 JCM 或 Diagnostics 吧,懶得再改了。


實際投稿的體驗如何?


行政效率快


官網上公佈的審稿時間中位數是 19 天 (按 2021 上半年計算),但我這篇收到 minor revision 是第 35 天。不過跟其他期刊相比,一個月也算快了。


JPM Submission to First Decision


比較特別的是它的 revision 修改期限很短,只給 3 天,而且到期前一天(等於第二天)就會再寄信提醒你。

雖然 reviewer 沒有特別要我大改什麼,但我因為要重送英修,英修公司那邊來不及,我跟編輯申請延長期限兩天,編輯很爽快的答應。但是它在展延到期的前一天又會再寄信“ 關心“你改好了沒有啊?感覺行政處理非常積極。

Accept 後,不到一天, PDF-Proof 就寄到我信箱。這當中他們有再自己英修一次確保文章品質,而且英修的結果也會用 PDF 檔告訢你它做了那些變更。

我收到 Proof 之後,早上確認回傳,當天下午就 publish online 。 所以我在想, review 的速度受限於 reviewer 可能變數比較大,但如果是期刊本身的行政步驟, MDPI 應該是當仁不讓的最速出版。

它另外會給你接受証明、出版証明、宣傳用的 banner 。雖然我覺得前兩者用處不大,因為你出版速度夠快,直接給人看發表的文章全文不就好了? 那裡還需要什麼証明。

還會想再投嗎?


我覺得這次 MDPI 的投稿體驗很好。以我目前的策略,雖然第一選擇仍是傳統專科期刊,但如果被退稿, MDPI 很大機會是我的第二選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