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病人笑著跟我抱怨:
👉 通常需要花很多時間的,是第一次來的新病人,我要花時間了解他的病情、調閱健保雲端的資料,並規劃後續的檢查與治療。
「梁醫師,我在外面等了兩個多小時,結果進來只看兩分鐘就出去了!」其實,能在診間待很短的時間,反而是一件好事。為什麼呢?
👉 通常需要花很多時間的,是第一次來的新病人,我要花時間了解他的病情、調閱健保雲端的資料,並規劃後續的檢查與治療。
👉 或者是病情有變化的老病人,例如檢查結果異常,需要安排進一步的檢查確認、甚至懷疑復發或轉移,這些都需要花更多時間溝通。
而能「兩分鐘就好」的病人,往往代表:
- 病情穩定
- 檢查結果正常
- 治療持續順利
另外我習慣會在門診前一天或當天早上,先把所有病人的資料與檢查結果看過一遍。再加上現在有「預輸門診病歷」功能,省下了不少現場打字的時間。
所以當病人進來時,我只需要再次確認狀況,開藥、安排追蹤,就能快速完成。
所以啊,下次別再羨慕那些「待很久」的患者了——
在診間待越短,才代表你越幸運、越健康! 🙌✨